一、建筑模板尺寸:
1.建筑模板大板尺寸:长*宽=2440mm*1220mm,常用的厚度:11mm—17mm
2.建筑模板小板尺寸:长*宽=1830mm*915mm,常用的厚度:11mm—17mm
二、建筑模板分类、厚度对应的周转次数、材质、用料:
1.主要分类:建筑铝模板,建筑钢模板,建筑塑模板,建筑木模板;
2.建筑木模板品种分类:酚胶板(也叫红板),覆膜板(也叫清水模板或黑板);
3.建筑木模板厚度对应的层数和周转次数:11mm厚度=7层、周转≥4次,12mm厚度=8层、周转≥6次,13mm厚度=8层、周转≥8次,14mm厚度=9层、周转≥10次,15mm厚度=9层、周转≥12次;
4.材质:杨木,松木,桉木等...结合使用;
5.胶种:酚醛胶,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胶;
6.膜纸:黑模,棕膜、花膜;
三、常用的建筑模板:
建筑施工时,多用的是木质建筑模板,木模板是用涂胶后的单板按木纹方向纵横交错配成的板坯,在加热的条件下压制而成,层数一般为奇数,少数也有偶数,纵横方向的物理、机械性质差异较小。
四、建筑木模板的生产工艺流程:
建筑模板在工程施工对于工程的质量把控有着重要的影响,模板表面的光滑度和平整度将直接影响工程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,因此,模板生产要基于严格的生产工艺把控,在原材料、涂胶、热压和修剪等环节中提高生产工艺技术,具体生产流程如下:
1.原材料裁切:原材料是根据原木进行层切割得来的,将原木按照一定的层厚度进行水平面的切割旋切,根据模板的尺寸大小才裁切成比例相同的木层,并且将木层表面的表皮进行清除,表皮会影响后期胶的粘结牢度。
2.烘干、干燥处理:裁切和旋切以后的木层都含有比较大的水分,因此,大规模的生产我们要通过木材烘干机进行烘干处理,烘干后的木层比较脆,因此,要自然放置2-3天,可以保证木层的韧性,现大部分是采用阳光进行晒干处理。
3.涂胶、合层处理:一张成型的建筑模板,都是采用了多层木板材采用涂胶方式进行粘接在一起的,设置有专门的滚胶机,将木板材通过灌胶机,板材的正反面都会被均匀的涂抹胶层,将涂有胶层的木板材平整的放置在模板的表面模板上面,均匀的进行铺盖7-11层(根据需要)即可。
4.热压成型处理:经过涂胶铺设好的模板层,经过预压成型后进行表面二次过胶或复膜纸,再通过热压工艺进行压平。基本采用锅炉水导热进行加热或锅炉油导热进行加热,压平后,可以增加建筑模板的密实度,成型比较规则,提高了模板的使用质量。采用先预压再热压的工艺,最高程度降低坯板错位的几率,再施以合理的压力和温度热压,保证了每一张中国建筑模板均有较好的胶合强度和硬度。
5.喷漆、直边包装处理:经过热压处理的建筑模板,进行按标准尺寸直边,对直边后的板边喷涂防水漆或直接刮防水腻子,喷漆刮腻是保证建筑模板使用寿命和储藏时间的重要因素,建筑木模板具有质量轻、承受重力大、拼装方便、表面光滑、防腐等优点。